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11-10 21:40:17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
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人民教师,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,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,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1

例题:男生:我们两个人一共买了40枝铅笔。女生:我们两人一共买了46枝铅笔。

(1)平均每个男生买多少枝?

(2)平均每个女生买多少枝?

[实物操作]引导学生用小棒摆算出结果。每个男生分得两捆。每捆10枝,两捆就是20枝。40÷2=20(枝)。

[表象操作]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。这里的想其实就是在头脑里分一分。应该比实物操作的思维更高一层。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可以先从这个层面进行思考,如果学生觉得有困难,再让学生去操作。而在实际教学中,总是全班都进行先操作再想象,这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。也是对教材理解不透的原因,也有对学生的因素考虑不周的因素。

第2小题的教学,我让学生进行实际分一分。让学生回顾一下,平均分是怎么样分的?通过动手分来知道分的结果,然后再引导学生来弄清算理:先把4捆分了,40÷2=20(枝)再把6枝分了,6÷2=3(枝)合起来,20+3=23(枝)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总觉得学生交流得不够,计算的思路没有能形成,这就可能导致竖式计算中出现一些问题。思路不清,那么就不能说学生已经学会了某种计算方法,就会使后面的讲解变得非常生硬而难懂。

竖式的教学,总感到与上面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,只是说,以前在做除法时,我们还用竖式计算过,这道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。总觉得这样的过渡不自然。46÷2,2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?这里的讨论也没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,也没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“2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”,没能结合实际操作来加以说明。在商个位时,由于没有对学生的基础状况做认真的了解和分析,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水平,所以,致使部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问题,不知道应该怎么商?

这节课没有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,我觉得主要原因有:1。对学生的基础没有能做很好的分析,做到心中有数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什么地方应该详,什么地方应该略不是很科学,也就是说应该详的的地方没有详,应该略的地方没有略,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。2。对教材钻研得还不够深,理解还不够透彻。3。对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最深奥的知识讲解清楚,还有待加强研究。
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2

1、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。

数学知识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性,我们应根据这一特点,使小学数学知识形成一个联系紧密、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。在这网络中,要弄清楚哪些知识在网络中起决定作用,哪些知识是从属关系的。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,抓住了“整除”这个概念作为知识的核心,由整除划分出“约数、倍数”、“质数、合数”、“能被2、3、5整除的数的特征”以及“奇数、偶数”等知识板块,它在网络中起决定作用,把其他的与此相连的概念串了起来。

2、组建学生较好的认知结构。

怎样将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变成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?“数的整除”这节概念整理与复习课,它的知识结构本身决定了课堂上不能将零散的、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,必须在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,抓住知识间的关系来钻研教材,研究每一知识与整体知识结构的关系及相互作用,从中悟出科学的教学方法。

3、选择合理的复习方法。

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,是师生之间、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。为实现有效的探究,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,创设基于师生交流、互动、互惠的教学关系,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,从而达到共识、共享、共进。

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,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,适时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,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。小组间每个学生有任务,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,来探讨某一板块的知识间的关系;全班交流引发学生的再次交流。在这样的多次思维碰撞中,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合作者,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,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、开放地去“再创造”数学知识,实现真正的合作共享。
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3

x月15日是我校对外开放日,我执教了六年级数学《数的整除》一课。

《数的整除》在小学阶段的复习课中比较“有名”,因为这一课概念较多,内容抽象,逻辑性强,概念之间容易混淆,学生感到枯燥、乏味、兴致不高,相对来说课堂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。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,如何改进复习课的教学,变“填充式”为“自主式”,变“苦学”为“乐学”,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所作的尝试和探索。

1、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,从中体验和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。

总复习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,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、加深,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。在本节课中,我构建了一个“回忆——整理”的复习课教学模式,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,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,用网络图形式把有关于数的整除的知识,按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梳理,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,沟通其间的纵横联系,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分知识的结构。这比过去由教师带着学生整理有效得多,不仅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,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概括能力,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探求的过程中学会了整理知识的方法。

2、努力创设民主、和谐的课堂氛围。

课堂教学气氛是教学环境重要因素之一。民主、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,提高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。在本节课中,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,和学生一起活动,一起讨论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,阐述自己的观点,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,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
3、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兴趣。

这堂课我设计了口算我最准、除法分类、破译电话号码、整理概念、开心大比拼、造句等环节,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激进的学习状态,让复习课像新授课那样吸引学生,达到巩固复习,整体提高的复习目的。又如最后下课时,我先让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和老师告别,接着让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,最后问剩下的同学想要一起离开教室,应该怎么说?这样赋旧知识以新形式,想来学生会更乐于思考。

回顾本课,觉得有几点应当做适当调整,如网络图的设计可放在课下进行,这样上课时重点进行展示交流,学生发言的机会就多一些,知识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。练习时可让学生组内或全班互相出题,这样也会调动更大的积极性,练习的密度也就会加大一些,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显露出来,便于教师调整练习内容。
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4

数学课程标准指出:一节好的数学课应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、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,让学生有体验学数学的机会、运用灵活的方法,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、为学生留下思考 ……此处隐藏1991个字……课中我还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号,使学生明白数学于生活,生活即是数学。判断自己的学号能不能被2或5整除。枯燥的数字教学变得生动了 。

二、巧妙利用游戏教学自然过渡: 课中,我设计了判断自己的学号能不能被2或5整除的游戏。在让学生分别判断了之后,让站了两次的同学再举手报学号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,自然引出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,这样前后有联系,过渡自然。

当然,也还有许多问题,比如,这节课怎样设计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?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好?这些都值得今后思考。

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9

一、教学内容

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册第46-47页及练习八中的有关练习题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、知识目标: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。

2、技能目标:能运用“被3整除的数”的特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。

3、情感目标:培养学生自主搜索的能力,合作学习的品质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。
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

探索“能被3整除的数”的特征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收集数据,提出问题。

1、调查收集有关信息:全校人数、有几个年级、多少个班级、本班学生数、男生人数、本市邮政编码、你家的门牌好码、学校的电话号码、你今年几岁。

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以上数据板书。

2、设问:如果单纯将这些数据看成一个个数,请判断哪些数能被2整除,哪些数能被5整除,你是怎样判断的?

3、提出问题,导入新课。个位上是0、2、4、6、8的数能被2整除,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。那么,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?

教师板书课题:能被3整除的数

(二)自主探索,合作学习,初步形成结论

1、能否只看个位、十位、百位上的数字?

(1)猜一猜:“能被3整除的数”有什么特征?请举例说明。

(2)根据学生猜测讨论:个位上是0、3、6、9的数能被3整除吗?

(3)从0——9十个数字中选3个,组成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。

(4)反馈数据: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数据填入下表。

选的数字

能被3整除的数

(5)设问:观察黑板上表格中的数据,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,个位、十位、百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?

(6)讨论后小结: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,个位、十位、百位上的数字没有可利用的特征。

2、与数字排列的顺序有无关系?

(1)在表格中自己选一组数,交换三个数字的位置,组成新的三位数,并验证。

(2)将新的三位数填入表中。

(3)讨论:验证新的三位数后,你发现了什么?

(4)小结: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,交换数字的排列顺序,得到的新的三位数,仍然能被3整除。

3、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,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“和、差、积、商”有没有关系?

师:“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”不能凭个位、十位、百位上数字的特点去判断,也与数字的排列顺序无关,那么如何找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呢?大家知道,自然数之间存在着“和、差、积、商”的关系,我们是否试一试呢?

(1)四人小组合作学习,选一组数进行验证,并形成小组意见。

(2)集体讨论小组意见,并再次验证。

(3)小结初步形成结论:一个三位数,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,这个三位数就能被3整除。这时教师在黑板上表格第三栏板书:各位上的数的和,并分别求出各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填入表中。

(三)推广验证,形成结论

1、设问:一个三位数,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,这个三位数就能被3整除。那么,能被3整除的二位数、四位数、五位数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?

2、请同学们先判断再验证下面各数哪些能被3整除?

57、18、375、1470、12344

3、两人小组内一人报数,一人判断。

4、归纳总结。

5、请同学们打开书本99页,看方框中的结论和我总结的一样吗?并请记住它。

(四)运用结论,巩固拓宽。

1、判断课前收集的数据,哪些能被3整除?

2、在下面每个数的□里填上一个数字,

使这个数有约数3。各有几种填法?

□74□456□

3、你今年11岁,再过几年,你的岁数能被3整除?

4、灵活运用特征判断下面各数能否被3整除。

35196327618676392

(四)小结: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你的收获什么?

教学反思:“能被3整除数的数”一课,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、教育思想。仔细分析,有以下几个特点:

1、确立了基本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。

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,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判断,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渗透,让学生通过“猜测——验证——提出新的假设——验证”的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,获得结论,并感悟方法。

2、理性处理教材,使教学内容生活化。

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。教学中,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,本节课重新设计例题,通过用“0——9”十个数字组成能被整除的三位数让学生探索特征,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,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。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,产生亲切感,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。开课时收集的数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,同时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,课后“你再长几岁,这个岁数就能被3整除”这一开放题富有情趣,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3、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。

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。本节课始终以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,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教学内容,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,获得教学知识、感悟方法。如在课的第二阶段,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,让学生充分探索、讨论、交流,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、举例、选数字组数,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;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,仍然没能发现特征,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;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“和、差、积、商”使结论逐渐显露。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,磨练了意志,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。

4、合理定位教师角色,营造民主、和谐的学习氛围。

课堂教学中只有摆正了师生关系,才可能使学生得到发展。本节课学生始终是数学学习的主人,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合作者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:一是从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上,二是从分层探究、有针对性的适当引导上。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,气氛始终处在民主、和谐之中,生活化的学习材料、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探究方式,有力地支撑了这节课的氛围。

《《数的整除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